士兵变身“网红”告诉我们什么

时间:2019-12-16 15:09:51来源:解放军报 作者:选择作者点击:

“网红”,即网络红人,是互联网时代产生的一个新现象、新名词。

关于“网红”,人们的态度不一,或褒或贬,或趋之若鹜,亦或漠然视之;成为“网红”,途径也多种多样,有的刻意为之,有的无心插柳,有的主动炒作,也有的被动走红……不过,无论是哪种情况,“网红”总有一个基本特征,那就是“红”。

这种“红”的本质,是新鲜事物、新奇现象通过互联网这个媒介获得的大量关注。对于从来都备受关注的军人群体来说,互联网时代就像是个布满聚光灯的舞台,人们的关注更容易在这里聚焦,一个个军营“网红”的出现也就理所当然。

这些年,引发社会关注的军营“网红”不少:春运大潮中站在哨位上向父母敬礼的武警战士、徒手扒开车门救人的陆军士兵、当海军去亚丁湾护航的“北大女兵”……他们的走红,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军人的风采。

盘点这些军营“网红”现象,你会发现,他们大多都可以归纳为“被动走红”一类。然而,随着军事新媒体的蓬勃发展,随着“90后”“00后”等新生代官兵步入军营,你能看到,善于主动表达自我的“士兵网红”正在成长。

陆军第74集团军在微博、微信、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上推出的“钢铁小黑”就是此类例子。

这是一系列的军营短视频,主播“小黑”就是该集团军某旅中士曹在付。“小黑”人如其名,脸膛黝黑,一口白牙,个儿不高,表情丰富,第一眼给人莫名的“喜感”。视频中,他扮演纠察检查军容风纪,作为老侦察兵迎接新兵挑战,深夜探访准备夜餐的炊事班……部队里的平凡琐事在他的生动“演绎”下,有时令人捧腹大笑,有时又让人凝眉深思。

“钢铁小黑”有多红?该集团军新媒体运营管理员王世博说:“他就是我们官方微博的‘吸粉机’,推出‘钢铁小黑’后,大约涨了30万粉丝。”截至今年12月1日,“钢铁小黑”系列原创视频一共发布了30期,不少视频的播放量超过百万,点赞量最多的有42.3万。在管理集团军微信公众号时,王世博发现,每当“小黑”一段时间不推出更新时,就有粉丝在后台留言来“催更”。

在网络上,有人留言称“每次看到小黑我都会笑”,也有人看了小黑的视频后说:“部队还挺有意思,我想去当兵。”现实生活中,该旅官兵几乎都看“小黑”的视频,不少人承认是他的“粉丝”,有的来队家属也要专门看看“小黑”真人。

从一名普通士兵变身“网红”,曹在付有时候觉得自己火得有些不可思议。“我的身高只比体检标准线高2厘米,与‘明星脸’更不沾边,无非就是比常人黑一点。”他自我调侃道。

从一名普通士兵变身“网红”,自媒体时代的军营里涌现出了不止一个“曹在付”。这样的客观现实折射出了什么?是军营正在变得更加开放,还是社会对认识军营需求变得更加多元?是新时代的官兵自有其新的表达方式,还是部队的教育引导方式正在变得更加“时髦”?

问号的答案,或许本来就藏在问题的产生过程里。(程锡南)

“网红小黑”成长记

曹在付(左侧掰手腕者)正在第74集团军某旅新兵营主持“钢铁小黑”作品。杨帆 摄

一场意料之外的走红——

镜头一倒转,想要“拍火”别人的人自己先火了

“钢铁小黑”视频中,面对镜头侃侃而谈又不失轻松诙谐的曹在付,其实曾一直站在镜头的背后。

作为第74集团军某旅的新闻报道员,他把镜头对准身边的战友,拍了无数的照片视频,想过要把别人“拍火”,却没想到镜头一倒转,自己竟先火了。

曹在付真心喜欢视频拍摄。去年,他从电影放映员主动申请转岗,扛起了照相机、摄像机。第一次把拍好的素材给旅里的宣传干事看,被评价“与猴子按快门无异”,他不甘心;一条不到一分钟的视频重新拍摄剪辑7次,最后还是被否了,他仍然不放弃。

一次次的拍摄中,他发现,在镜头面前,许多年轻的战友很乐意展示自己,有人还会问他,“家人能不能从手机上看到我?”一双双满怀期待的目光督促他快速成长,不断提升专业技能。与此同时,他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:“通过我的作品给战友们带来快乐。”

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那段时间,曹在付虽然一直在努力拍摄,却并没有拍出多少令人叫好的作品。直到去年8月的那次拍摄中,他头一回从镜头背后站到了镜头前。

当时,曹在付正在拍摄侦察兵训练。训练结束后,大家发现还缺少一个镜头。不得已,侦察专业出身的他来了一次“记者出镜”。

这则视频传到集团军新媒体运营管理员王世博那里时,画面中肤色黝黑的小伙子引起了他的注意:“长得黑,有特点,接地气,镜头感又不错,是网络主播的好苗子!”

在运营集团军微博、微信、抖音等新媒体的过程中,王世博和他的团队一直想“发掘一个官兵身边的主播,用年轻官兵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兵说兵事”。就在这时候,曹在付出现了。

然而,一开始,曹在付拒绝了王世博“从幕后走到台前”的提议。他觉得自己根本不具备网络主播的特质:“我没有制作短视频的经验,在生活中也不是爱搞笑的人。”

经过多次沟通,曹在付最终同意试拍一期,“如果真的火了就继续做下去。”

到底能不能火?王世博心里也没底,因为从来没有人尝试过。不过,两人在制作视频的原则上是明晰一致的:必须是兵说兵演兵事。

因为曹在付绰号“小黑”,他们便把视频取名为“钢铁小黑”。没过多久,他们在集团军新媒体账号上推出了第一期“钢铁小黑”视频,曹在付以拍摄VLOG(视频博客)的形式走进女狙击手群体,展现她们训练生活片段。

视频很快收获了上万的浏览量。网络留言中,人们纷纷点赞女狙击手过硬的素质,同时也有不少人好奇:“小黑怎么晒那么黑?”

视频谈不上有多火热,曹在付心中的创作热情却因此被点燃了。他下载了大量的VLOG视频研究拍摄技巧,希望推出能让更多人喜爱的作品。

一个月后,“钢铁小黑”又更新了,这一期视频的浏览量是前一期的数倍,网友的反应也更热烈。从那以后,持续不断更新“钢铁小黑”系列视频,便成了他与网友之间一种无言的约定。

一场并不简单的走红——

“小黑”重新认识了自己,也让大家重新认识了军营

“大家好,我是怎么晒都晒不黑的小黑。”

每一期“钢铁小黑”视频的开头,曹在付都会面对镜头来上这么一句开场白。与此同时,他还会故意用手摆弄下军帽扮酷。一副自信的神情,让人很难想到他曾因为长得黑而自卑。

曹在付出生在云南的一个偏远山村。云贵高原强烈的紫外线之下,在“长得黑”这方面,曹在付并不算是很突出的那一个。直到他7岁时,一家人搬迁到百公里外的一个村庄,他才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别。

随着年龄增长,他越来越感受到别人异样的眼光。小学时,有同学故意疏远他;初中时,他热情地想交朋友,却遭遇冷漠回应。终于有一天,他憋着一肚子气回家对母亲抱怨:“为什么你把我生得这么黑!”

在自卑的“泥潭”里挣扎了许久,曹在付慢慢发现,“肤色黑是自己改变不了的,抱怨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迷茫。”

当王世博建议用“小黑”这个点来推广视频时,曹在付犹豫了:“还是担心被一些人嘲笑。”想了一晚上,他才决定“豁出去!”

事实证明,当他开始接纳全部的自己时,人生便迎来了阳光。

因为曹在付在屏幕上自信阳光的表现,“钢铁小黑”走红了。“长得黑”也从自卑的缺憾变成了个性化的特点,人们不仅没有“黑”他,反而被他所吸引,“因为大家都喜欢和积极的人在一起”。

在塑造“钢铁小黑”的过程中,曹在付发现自己也在被这个角色塑造。他为“小黑”定下的“人设”是“敢于尝试,富有娱乐精神,且正能量”。随着“钢铁小黑”系列作品的更新,无论是现实还是视频里,他仿佛都成了那个大家希望看到的“小黑”。

与此同时,人们也通过“小黑”的视角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军营。

网友“米粒”是“钢铁小黑”的“铁粉”。作为一名大学生,以前她感觉“军人很严肃、神圣,不明觉厉”。看到“小黑”的视频后,她发现,“军营生活原来这么有意思,有这么多的欢声笑语,距离感一下就消失了。”

上等兵钟王先入伍前,母亲王文霞曾叮嘱他:“一定要吃得了苦、耐得住烦。”在王文霞印象中,部队必定训练辛苦、生活枯燥。前不久,钟王先把“小黑”的视频推送给母亲,王文霞随后把“钢铁小黑”系列都看了一遍,对官兵过集体生日的一期视频印象尤为深刻。“原来,部队在严格训练管理的同时,也有很多充满温情的东西!”王文霞对儿子感叹。

30期“钢铁小黑”视频中,下士陈致富最喜欢《小黑变身炊事员》那一期。“没想到炊事班都能演出花儿来。”陈致富每看一次就开怀大笑一次,然后,对自己的炊事员岗位也有了新的理解:“切菜也可以切出个钻石段位!这么一想,切菜做饭就不那么枯燥了。”

曹在付觉得,能让大家对军营有新的认识,正是“钢铁小黑”的最大意义。“我们的军营有很多面,有严格的训练也有欢乐的笑声、温暖的感动。只要呈现出来,大家都会爱上这座军营,爱上这群官兵。”他说。

无数引人深思的走红——

官兵喜欢怎么表达不是问题,关键是表达什么

“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,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。”这是艺术家安迪·沃霍尔上世纪的预言。

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,一个人出名可能只需要15秒。一个回眸、一段舞蹈、一个表情,都可能让一个人成为“网红”。

互联网上,“小黑”这样的军营“网红”不是个例。第74集团军的官方微博上,一位女兵介绍军用匕首的视频引来数十万的浏览量。“人民海军”的抖音账号中,一位四级军士长在退伍大会上与家人连线的视频获得了110多万的点赞。前不久,中国军视网推出了军营系列轻喜剧,主人公“张小花”也收获了众多粉丝的关注。

单从流量和数据来看,很多官兵都在互联网时代体验了一把“走红”的感觉。此起彼伏的军营“网红”现象,让新时代的军营有了更丰富的表达,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深思——

一位老营长担心:一些军营“网红”娱乐化倾向明显,与军人传统形象不符,长此以往,可能会对部队建设带来不好影响。

某部参谋代谨思则对活跃的军营“网红”持肯定态度。“他们对提升军队的影响力是有积极作用的。”他说,如今“网红政委”“网红女狙击手”等军营“网红”被年轻人热捧,军人良好的形象和作风也进一步深入人心,“当大家像追星一样追‘网红军人’时,崇尚军人的社会氛围肯定会进一步浓厚。”

“不管你喜不喜欢,这都已成为新时代官兵的表达方式。”第74集团军某旅政委曹磊主张用理性的态度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军营“网红”。他认为,年轻官兵对微博、短视频等新媒体信息有强烈需求,自身也有自我表达的欲望,这是军营“网红”兴起的时代原因。

“官兵喜欢怎么表达不是问题,关键是表达什么。”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教授兰芬认为,“网红”的流行是时代的潮流,是年轻人的时尚,不过,“流行的不一定就是先进的,比如流感”。她建议加强对官兵的教育,提高大家的鉴别能力和审美标准,发挥好“网红”这把“双刃剑”更有利的那一面。

这也是不少军队新媒体从业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。前不久,王世博在集团军的微博上开设了一个“小铁课堂”栏目,专门邀请军营“网红”来讲解红军连队的红色历史。他说,下一步,还想进一步发掘那些军事素质过硬的优秀士兵,让这些人成为军营的“网红”。

曹在付也尝试优化“钢铁小黑”的内容,努力在保持趣味性的同时增加实用性。前几天,到新兵营采访后,他决心制作一期以“科学训练”为主题的视频,让大家明白科学组训的重要性。

他很清楚,这可能是一次新的转型。因为,“笑够了,火够了,再用快乐的方式来演绎严肃的主题,必须要认真地思考和设计。”(程锡南)

最新文章
推荐文章

热门标签

商务合作qq:

Copyright 2019-2029 bytelive.com.cn 〖中国直播产业网〗 版权所有

声明: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